<dd id="6eugy"></dd>
  • <blockquote id="6eugy"><nav id="6eugy"></nav></blockquote>
    <tt id="6eugy"><samp id="6eugy"></samp></tt>
  • 新聞資訊
    News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行業新聞

    “中國制造”向高價值鏈攀升 不僅靠成本優勢

    點擊次數:更新時間:2017-03-22 08:03:38【打印】

      小到一枚紐扣,大到一臺水輪機組,制造業代表著民生福祉,代表著綜合國力。中國擁有“把創新性的設計轉變成可靠、具有合理價格的制成品”的能力。這是中國相對于發達國家的獨特之處。

      出口已形成多元格局

      麥吉爾是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出租車司機,雖然遠在東非,但日常生活卻和中國有著不少的關聯:他用的是華為手機,穿的是中國生產的衣服,是一名“中國制造”的忠實粉絲。“便宜耐用”,這是他與本報記者交談時,給“中國制造”所貼的標簽。

       本報記者2002年在非洲采訪時注意到,從摩洛哥到阿爾及利亞,從喀麥隆到南非,除了偶爾看到中國公司的廣告牌外,市場上的中國貨并不多見。也就是10年多的時間,情況完全不同了。從地攤貨到高檔商品,“中國制造”幾乎遍布非洲各地,銷路廣,銷量也很大。

      歐美人似乎比非洲人更早熟悉“中國制造”,服裝鞋帽、旅游紀念品、電子產品……不一而足。如果仔細對比觀察,從這些琳瑯滿目的中國貨中,不難發現一個很重要的特點:近年來,“中國制造”在美國等一些國家開始向高端發展,衣服、鞋帽的比重有所下降,電子和家電產品逐漸打入美國市場,諸如海爾冰箱、海信電視機等中國自主品牌已經出現在美國大型連鎖賣場。美國人約翰告訴本報記者,不久前他剛買了一部手機,不是蘋果,也不是三星,而是中興手機,“用它打電話、收發郵件都很方便”。

      中國產品出口已經形成了多元格局。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中國制造”厚積薄發,加快了進入世界市場的步伐。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風生水起,船舶、機床等高附加值產品的“蛋糕”在世界市場不斷做大。2010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俄羅斯財政部財政研究所國際財政中心博士、中國經濟問題專家謝爾蓋·薩溫斯基認為:“這非常不容易,要知道美國在該領域已經領先百余年了。”

      不僅僅依靠成本優勢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制造業外向型特征愈發明顯。有輿論擔心,“中國制造”吞噬了許多國家的市場份額,搶了別人的“飯碗”。也正因如此,針對中國出口產品的貿易保護和糾紛時有發生。中國重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馬純濟對本報記者說,中國重汽在開拓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就時常遭遇他國的貿易壁壘和貿易保護。

      “會有一些擠占效應,市場經濟就是這樣。”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曉華坦言,“中國制造業在世界市場占有率這么高,靠的不僅僅是成本優勢。”中國擁有“把創新性的設計轉變成可靠、具有合理價格的制成品”的能力。這是中國相對于發達國家的獨特之處。“一個產品、一個原型做出來,中國能夠很快、低成本地進行大規模生產,并且能把世界資源較好地整合起來進行加工制造。”

      光伏產業就是個鮮活的例子。多晶硅爐來自美國企業,組件來自杜邦,高級管理人員來自國外領先光伏企業,中國把全世界的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中國制造”。

      “當今制造業是全球分工、價值鏈垂直分工的格局,很多制造業生產活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李曉華表示,中國制造業的這種獨特能力可為上下游企業所在國家帶來機會和市場。

      技術創新是重要出路

      目前,中國制造業不斷向著產業鏈的更高層次攀升,高技術產品出口額日益增長。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2年和2013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分別達到了6012億美元和6603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了9.6%和9.8%。

      馬純濟告訴本報記者,2013年,中國重汽出口重型卡車2.4萬輛,其中,達到歐五標準的重卡產品開創了我國重卡批量進入發達地區的先河。目前,中國重汽已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營銷基地,產品出口90多個國家和地區,具備年出口重型汽車3.5萬輛的市場能力。

      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折射出了中國制造業在新時期的發展和變化。“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在高端制造業領先,中國處于中端并向更高價值鏈攀升,而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正在向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轉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馬丁·貝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近年來,有人認為中國人口紅利下降、勞動力成本上升、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勢消退。對此,李曉華認為并不盡然。他說,穩定的政治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具備一定素質的勞動力以及產業配套設施的支撐,是實現產業轉移的條件。從這幾個要素看,東南亞、拉美等地區的國家很難在短期內完全替代中國。以越南的服裝行業為例。2012年,越南服裝凈出口額為134.6億美元,但紡織業凈進口超過50億美元。“越南的原料跟不上,針頭線腦都要靠進口,而中國的產業體系是比較完善的。”

      有分析認為,盡管優勢仍在,但中國制造業面臨的挑戰卻不容忽視。一方面,中國需謹慎處理勞動力價格上漲而失去的部分價格優勢,另一方面,世界經濟和貿易仍未根本回暖,出口壓力增大,內生動力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源泉。因此,技術創新就成為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出路。

    上一篇:

    電動螺絲刀使用與保養技巧

    下一篇:

      沒有了 關閉
    分享:
    客服中心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日

    8:00 - 18:0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銷售客服


    請直接QQ聯系!
    展開客服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_黄色a级片免费观看_久久午夜青青草原影院_灌醉mj刚成年的大学平面模特
    <dd id="6eugy"></dd>
  • <blockquote id="6eugy"><nav id="6eugy"></nav></blockquote>
    <tt id="6eugy"><samp id="6eugy"></samp></tt>